铁艺的制作流程应该是:掌握客户的设计要求设计与客户沟通再修改设计并定案出图放样加工表面处理涂装包装。
2.在图纸放样时,铁匠师傅按照1:1的比例在厚钢板的工作平台上描画各个部件,并根据自己对钢材材质和工艺要求等技术经验对图纸线条的走向进行小改动。
在放样图上测量材料尺寸,写出用料清单。
下料。
3.对大宗的同一规格式样的定单,不论是铸铁还是锻打都需要先对各个分解位置制作标准件,调校后,再制作胎具模具,才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但胎具和模具的研制有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控制尺寸和工序排列编号需要经验积累。
从大的框架、小的C形花到铸铁模具的刻模、翻模,都需要实施控制。
4.对个性化的单个作品创造,则是靠工匠的技艺和主观故意去对作品理解和去附加工艺价值了。
5.切割。
现代数控切割技术为铁艺的精美带来了方便。
对几十毫米厚的板材可气割、等离子切割,更可用水刀切割。
对精密度要求高的板材,还可用激光切割(最昂贵的一种)和线切割(成本仅次于激光切割)。
当然,大量采用的是普通的锯片切割机切割,精度一般,适用于精度要求没必要太高的产品。
6.按照下料清单对原材料进行切割剪裁之后,先需要调制过程,因为有些材料尤其是扁钢、方钢、圆钢等实心材料,需要在铁砧上调直,以利铁匠做活规范和方便,保证成品的美观度。
7.对原料进行锻轧和扭曲。
锻砸加工时,有冷锻和热锻,视材料厚度和工艺要求分别使用电动空气锤或手锤砸制。
铁砧、凿子、钳子、花模、花锤、红炉、淬火水桶、砂轮机、磨光机、台钳、切割机、弯管机、钻孔机、电焊机及各种自己制作的窍门工具、窍门平台是铁匠的必备武器。
锻打或扭曲出的各种花叶纹理、枝蔓、曲线、立体效果,是铁匠智慧和手艺的具体体现。
熟练的工匠流畅而有节奏的又快又准的劳做,简直就是在艺术表演,这个过程是劳累的,但更是快乐的,它是产品价值能否增殖和实现的关键,工艺美的附加值全凭此。
8.铸铁分灰口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可锻铸铁、耐磨铸铁、球墨铸铁、玛钢铸铁、冷硬铸铁和奥氏体铸铁。
铁艺用的主要是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和玛钢铸铁,它们大都用于铁艺构件和花饰配件,它的硬度强度比钢大,但塑性,韧性,抗疲劳性比钢小,它的使用性能不如钢铁,但工艺性能优于钢。
浇注时需控制它的碳含量在2.11%6.69%之间,如果含碳量大于6.69%就千万不要用,因为它脆性太大。
灰口铸铁强度低、韧性差,耐磨性好、熔化配料简单,成本低、广泛用于铁艺铸件。
可锻铸铁俗称马铁(玛钢),它不是直接浇铸出来的,而是先浇成白口铸铁的铸件,然后经过高温长时间的退伙,使渗碳体分解,而获得团絮状石墨的铸铁,它的韧性高,一些高档的铁艺配件和花饰,尤其是出口产品广泛使用。
但,玛钢铸铁不可车丝,机加工性能不如球磨铸铁。
9.我们认为,在组装焊接时,焊接时形成溶池非常重要,不夹杂焊渣,否则加渣不牢固,强度达不到。
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冷却过程及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产生裂纹。
普通碳素钢产生延迟裂纹的可能性较小,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后要进行外观检查。
低合金钢焊缝的延迟时间则较长,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还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工件的强度。
11.油漆涂装有多种方法,但底漆防锈很重要。
面漆除了传统的喷刷醇酸、硝基、氨基、聚酯漆类,还有更加耐候的丙烯酸、氟碳涂装、喷涂、电子抛光、电泳涂装、阳极氧化、着色转化涂装、连续条纹电镀等。
在室外涂装时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如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铁艺产品的表面温度能比气温高8-12℃,而在室内无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铁艺品表面温度只比气温高2-3℃。
涂装时漆膜的耐热性只能在40℃以下,超过43℃时,铁艺产品表面上的漆膜就容易产生气泡而局部鼓起,使附着力降低。
低于0℃时,在室外涂装容易使漆膜冻结而不易固化。
最佳的涂装时间是当日出3小时后,这时附在钢材表面的露点基本干燥,日落后3小时内停止(室内作业不限),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尚未回升,铁艺品表面尚存的温度不会导致露点形成。
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超过时,铁艺品表面有露点凝结,漆膜附着力差。
涂层后4小时之内,漆膜表面尚未固化,容易被雨水冲坏,故在4小时之内不得淋雨。
涂装完毕的铁艺品表面不应有误漆、漏涂、脱皮、皱皮、乳突、流坠、针眼、气泡、返锈、空鼓、明显凹陷、粉化松散、浮浆等外观缺陷,涂层应均匀。
。